首頁 > 西寧漫談 > 宗教真諦

重塑新世代「道教觀」
發布時間:2022-04-10   返回上一頁


5232_B77oFi_YAQY8E5.jpg!r800x0.jpg


「道教」是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宗教信仰,溯其源頭,可追至古代原始的巫覡文化,它是在先秦、漢代以來的方仙道、陰陽家、神仙思想等基礎上建構起來的一種宗教,直到東漢末年,才開始發展出如「太平道」、「五斗米道」等教團組織。而「道教」之後的發展,更結合了符籙、陰陽、五行、易經八卦、中醫、針灸、武術、煉丹、靜坐、養生、命理風水數術、巫術等等,可說包羅萬象,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文化的主項。 


東漢末年的「太平道」與「五斗米道」,利用社會動盪、民不聊生,人民連溫飽都無能為力,急需救贖的情境下,以符籙咒水為百姓驅鬼邪、治病,建構太平盛世的願景,並以相互救濟、共創未來的精神,引導底層民眾起身反抗無能執政者。此舉在農民、勞動人口佔大多數的社會底層裡逐漸產生強大的影響力,也才有「太平道」以「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,歲在甲子,天下大吉」的讖緯口號,發動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-「黃巾之亂」!

 

東漢末的原始「道教」雛形,主要於形成於下層勞動者中,本身就是以巫術及鬼神崇拜的民俗手段,掩護「反動」的革命色彩。雖也倡議以《太平清領書》、《道德經》、《老子想爾注》等典籍為經典,但本質上尚未形成有系統的教義與教理,但「道教」其後來的發展,卻已注定難以和「政治」、「反動」、「圖讖」分割。

 

魏晉南北朝以後,統治者開始發現到「道教」的可塑性與可利用性,門閥士族中也流行起「道教」來,其中知名者如葛洪、陶弘景、寇謙之等道士,都對「道教」進行改革,以便讓「道教」更符合皇朝及門閥士族的需求,也將「道教」的儀軌加以系統化。而道士更善於利用丹藥、長生之術獻媚於當權者與士族,而統治階級利用道士安排齋醮法會來安撫民心,也使得「道教」開始為當權者服務。

 

從東漢末發展至此,「道教」攀附政治,為政治服務已經無可避免,它可以被起義者當作推翻舊政權的精神指標,以凸顯其正當性及加強號召力,也可以被統治者所利用,以維護其統治權,此舉也造成了歷代帝王對「道教」若即若離,時而擁抱,時而嚴加防範的原因,「道教」也就在被「利用」中求取發展。

 

由於東漢末經歷三國時期、魏晉南北朝,這段時間,仍舊是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,人民都盼望著安定,此時「道教」就利用這個機會來收攬人心,推太上老君為道教教主。利用讖語「老君當治,李弘當出」來給無助的民眾希望,如《太上洞淵神咒經》稱太上老君為真君:「真君者,木子弓口,王治天下,天下大樂。暗指待太上老君托李弘降世,王治天下,那天下太平的景象就能夠出現了。於是乎讖語:「老君當治 李弘應出」深入民間,自此讓歷史上眾多反動者皆以其名,揭竿起義,前僕後繼,也讓歷朝統治者,對「道教」始終心懷芥蒂,難安於心,甚至蔓延到今時,仍未能止歇。猶記當年中國大陸「法輪功」興起,原先以養身氣功之名推廣,吸引眾多民眾的加入支持,最終引起中共當局忌憚,唯恐動搖政權,便施行大規模鎮壓、掃蕩行動至今。其創辦人「李洪志」與大量的追隨者,企圖描繪一個真善美的世界,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到「老君當治,李弘當出」的「道教」讖語,也難怪中共當局視「法輪功」如洪水猛獸,除之後快,此舉恐怕是懼此「李洪」恐是「李弘」吧!

 

而外來的「佛教」傳入後,開始吸收中土文化,落地生根,逐漸發展出勢力,更讓帝王家趁勢搖擺於佛、道之間,以取得制衡之效。北魏寇謙之為了讓「道教」進入統治階級,聯合崔浩大力聲討「天師道」,積極改革建立「北天師道」,尤其在其著《老君音誦誡經》中提到:「但言老君當治,李弘應出,天下縱橫返道者眾,稱名李弘者歲歲有之。」,高舉破除「三張偽法」旗幟,批判「老君當治,李弘應出」讖言,主要還是希望讓統治階級可以放心,進而接受「道教」。雖然魏太武帝接受了「道教」,不過帝王家對於「老君當治,李弘應出」讖言依舊耿耿於懷。

 

唐高祖李淵便非常漂亮的利用此一讖言,在道士幫忙包裝之下為自己宣傳,稱自己是李耳後裔,打著尊李的名號,暗示自己天命所歸,順利取得天下。而唐代初期雖然仍尊崇「道教」,但皇帝很清楚當年是依靠什麼取得天下,因此對「道教」保持戒心,並明令禁止圖讖之說,也積極扶持「佛教」的發展,目的是安撫道教徒之外,也取得佛教的制衡勢力。

 

而「道教」的發展雖將道家思想納為己用,以求增加其思想深度,但卻無法建構一個真正屬於「道教」的核心思想,尤其道家講求「無為而為」、「清淨自然」,但「道教」在發展過程中,或成為革命反動的旗幟、或攀附政權,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,尤其面對佛教的大舉入侵,「道教」在沒有雄厚經典、系統化的哲學思想觀支撐之下,佛、道之爭,在數次佛、道辯經之爭中,屢佔下風,根本討不到便宜。而世界各大宗教,基督教中心精神是「博愛」,儒教談「忠恕」,伊斯蘭教言「忠誠」,佛教倡「慈悲」......唯,「道教」的精神是什麼?有人說「清淨」、「無為」、「自然」........答案卻莫衷一是,也幾乎都是「道家」之言,這也讓人驚覺在廣納中華文化各領域的內容後所拼湊出來的「道教」,本身並沒有真正融匯,其大雜燴的結果,造成「道教」發展過程派系林立,卻忽略精神、典籍的建立,沒有真正融合出屬於「道教」本身的內涵與精神。

 

吾人不禁要問,「道教」利用《道德經》,攀附在道家思想上,後續卻沒有用心在精神、思想上繼續開鑿,也沒有勾勒出一個系統化的脈絡,須知,奇經八脈、煉丹術,並非「道教」專屬,術數、武術、中醫與「道教」本身宗旨也無關聯,認真說起來,「道教」依舊停留在民俗信仰的階段,門派眾多、素質參差不齊,勉強來說,「全真道」算是有參揉到思想的整合,它主張「儒」、「釋」、「道」三教同源、三教平等、三教合一,兼有「儒」、「釋」、「道」之長。但在元朝也是受帝王家供養而盛極一時,之後也難維持其盛。這也反映出現今社會普遍認知的「道教」,其實是築基於民俗信仰上的發揚,流於廟會、歌舞娛神的地方嘉年華會。

 

其實,「宗教」,是一種社會道德的意志,它有著勸善、撫慰、淨化人心、安定社會的正面功能,它甚至具有濃厚的學術色彩與哲學觀。反觀現今的「道教」,與民俗信仰卻已經無法區分,坊間宮壇廟宇流傳各種怪力亂神、騙財騙色的亂象也時有有所聞,眾多以道教徒自居者,時常「修道」二字掛嘴邊,實則連基本「修性」都沒做到,竟還大言不慚大談「修道」、「大道」?

 

吾輩有志之士,於此宗教亂象橫生,民心失依的時刻,更應當勇於擔起重任,凝聚現代公共道德,重新反思「宗教」的本質,是否該反省真正的「道教」應當適合之面貌?同時,更應思考如何與「政治」既不親密,亦不疏離,保持一定的等距,政治涉入的拿捏,這關係到「道教」始終擺脫不掉的「老君當治,李弘應出」讖語。而若能將道家思想真正融會入「道教」之中,配合現代社會所需,從中梳理出符合時宜,真正屬於「道教」的精神與思想,重塑新世代的道教觀,則「道教」大興之時方能有所企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