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的力量 - 如何信,比信什麼更重要 ! |
發布時間:2021-03-05 返回上一頁 |
人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化解的困境(痛苦、生死、罪惡),而人在困境中最需要的就是一種超越的力量,而這種超越困境的力量就來自於信仰。
我們可以將信仰定義為與超越界的關係,而宗教即是信仰的體現,所謂信仰就是讓自己生命有一個最完整、根本的交代與託付(傅佩榮,2018)。而一種正向的信仰至少能夠帶來兩項好處
一、 宗教信仰提供人生、死去處的解答,讓人覺得生命得以延續、有意義(凡事可以被理解),而更願意活在當下,這也是信仰能夠昇華一個人靈性優點。
二、 當人面對未知之事而感到徬徨時,宗教信仰可以提供一種安定的力量,使人有勇氣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,此即信仰安定人心的優點。
問題是如何判斷正(當)向的信仰 ?
對此,我們應該說「如何信,比信什麼更重要」人有信仰時還是要保持一種理性的思維,因為宗教是為人而設的。因此宗教只是提供我們一個思考的方向,信仰只是給我們超越困境的力量,正當性的宗教信仰必然是先建立於一種「我知道我為何而信」的理性思維基礎上,這種信念的產生絕非渴望物質的增益,而是精神上提升,如此才符合宗教屬靈的本質,否則對宗教的全盤接受無疑是放棄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;人與自然動物不同之處便在於我們能夠理性思維,並在精神上與超越界建立關係,達到一種「在世,不屬於世」的境界。所謂的在世不屬於世就是一種,雖然肉體在世俗接受各種歷練,但是心中是有所依歸而不會徬徨無助的狀態。
在儒家當中孔子以「天」做為其信仰禱告對象,因此孔子曾說:「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」甚至在他面臨生死關頭後也說過一句「天之未喪斯文也」但孔子並不對形上學的事務多做闡述,畢竟宗教及信仰超越的的本質是難以描述的;於此之外,孔子透過對天的信仰,讓我們學到最重要的啟示是:我們人可以將被動的命運(背景、環境)轉化為人生使命(使人透過生命的選擇權完成身為人的意義),此及如同孔子所說的從敬畏天命,到知天命、順天命、樂天命。總而言之,人有身、心、靈三個層次的成長需求,而宗教與信仰即是讓我們能從「心的感受,提升到靈的境地」,產生一種超越困境的力量,故宗教信仰的重點及在於「信仰有沒有改變你的生命,使你更好!」 此篇文章轉載,出處為凈境雜誌 http://grand-tao.com/tougaoinfo.php?id=1045 |